也是由地方百姓自己选人管理,遇灾年则把粮食拿出来救灾。
后来又有义仓,义仓则是每个乡里建一个仓,由乡民纳粮,自己管理,也是备灾之用。
现在李超提出,要派朝廷的人来接管这些粮食。仓里的粮食,依然是用做本地救济之用,但管理、发放都得由朝廷的人接手,以保证公平和及时救济之用。
“其二,常平仓加紧收粮,可以提高一些价格,能收多少就收多少!”
几个宰相听到这两条时,觉得倒还不算是什么太过份。
不过李超的第三条,却是让他们都目瞪口呆。
“其三,特别之时行特别之事,朝廷下诏,各家粮商粮铺,必须马上向各地官府登记报备,把所储存粮食种类、数量、仓储位置全都通报官府登记,所有粮商粮铺须将一半的存粮以市价卖给官府常平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