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书院考核题,宋中和陈钦秋的练习题,都是小学水平的应用题。
倘若数理只停留在现实应用题,而无法抽象出数的观念,怎么进一步表述导数与积分?
倘若只有各类实际物体面积体积的计算,却没有更进一步发展出坐标系之类的概念,怎么能更进一步拥有强大的解析几何理论?
朱萧索作为上辈子的理工科博士,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从小经受的现代数理训练如此系统。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如今才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他知道数理化有用,却没想到穿越了也能有用。
教学内容的改革,从朱萧索开始。
朱萧索便首先强制所有学生背诵九九乘法表,强制每天默写十遍。
然后系统性地总结了一下各类常见考题的套路与解题思路,图文并茂,简化繁琐的技巧性经验总结,力图做到让学生一通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