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将此痛此辱,刻于心间,化为求索之动力!”
他看向苏静文、吴灼,看向每一个社员:“我‘墨痕社’社员,当以笔墨为戈,以纸页为场!将今日之国耻,倭寇之暴行,记录下来!传播出去!更要深思强国之道,探讨救亡之策!这才是读书人于国难当头之际,应有的担当!”
沉墨舟的话,如同在众人心中点亮了一盏灯,指引了方向。悲愤并未消失,却开始沉淀,转化为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坚定的力量。
很快,贝满女中的学生们行动了起来。她们起草檄文,印制传单,组织声援活动。虽然力量微薄,但那一篇篇充满血泪的文字,那一声声稚嫩却坚定的呐喊,如同星星之火,在北平阴霾的天空下,顽强地闪烁着。
吴灼也拿起了笔,这一次,她写的不是秋日感怀,而是蘸着血泪与愤怒,控诉侵略者的暴行,质问不抵抗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