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炉就被捶打了几百下的年糕条仍有将近一百度高温,一般负责干这活都是上了年纪,手掌上茧子比皮厚的老太婆们了。她们也算是分糕人。
分糕人的手要先沾一下冷水,然后用虎口将糕条拧成一个个拳头大小的糕团,再丢给后面的年轻媳妇儿们,小媳妇儿们将一个个糕团搓成十五公分长的圆条,再往后传,后面人会用印糕板把圆条压扁成型。
沈春花就正拿着一个糕板往里塞年糕条呢,听见有人问她话,头也没抬的回道,“掺了呀,我90斤年糕里有20斤的小米呢,纯大米,我家可吃不消。”
他们村的糕板是光的,有些村高级点,会还会雕个花,所以印出来的年糕,背面平直,正面会有条纹与花样,看着就漂亮。
不过沈春花还是怀念年糕机器,好歹搡好的年糕丢进去再出来只要用剪刀剪断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