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能守城,为什么要冒险出城野战?
春秋的时候,贵族们讲究堂堂正正之战,大家在野外摆开架势,一天之内分个胜负。哪怕是划时代的孙子兵法,也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很少谈及攻城,还说攻城为下。
但到了战国,攻城已经是兵家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件事了。
战国时期的人口密度、土地开发程度,较之汉朝大一统之后的时代,都非常低。人口密度低,意味着主要人口和资源都集中在主要的城池附近;土地开发程度低,意味着交通条件有限,在秦国大肆搞交通建设前,哪怕是中原,主要道路是非常有限的,县与县之间,往往只有一条驿道相连。
以上两点,决定了战国时期的战争进攻样式,只能是拔点平推为主,即沿着驿道一座城池一座城池地攻克,最多加一点围点阻援的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