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哲子在这方面虽然也难提供什么前瞻性的建议,但他的作用在于,将时下的技术整理汇总,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目的性的推动。
虽然水稻有其季节性的限制,周期太长还未取得什么大的进展。但在沈哲子的推动下,倒也并非全都没有成效,早在去年,沈家庄园内的妇人们已经用早季雄蚕与晚季雌蚕培育出新的蚕种,所结蚕茧品质更高,较之以往要大了两三分,抽出的蚕丝也更莹白光洁。
时下南方的蚕织技术较之北方非但没有什么明显优势,反而隐有落后。等到这个技术打磨成熟起来,沈哲子便打算先在自家试行几年,然后再在吴中大面积推广。在时下这样一个生产力不足的环境中,技术封锁并没有什么太大意义,相反他还需要外部的压力来推动自家产业技术的迭代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