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心而论,哪怕换他自己身处此景,都未必能做到。也不必言未必,是根本做不到!如果说此前还有什么轻视,在这一瞬俱都荡然无存,而后便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有多不妙,有多尴尬。
此前力劝庾使君慎援的,不独王愆期一人。但是唯有他在早先发军之前便不加掩饰的质疑驸马的判断,结果黄权真的弃守而逃,而且直奔驸马偏师所在。而在救援与否的问题上,他又力主不宜驰援。
如此一个因果关系,落在人眼里,会引发怎样的诛心之论?王愆期不敢深思,只是明白这一次自己真的或要自饮其恨。
在面对驸马沈哲子时,心中略有不忿,这一点王愆期并不否认。他也是从于军旅多年的宿将,屡经恶战,自诩为尽心尽力,希望能不负国用,无论朝廷安排他在什么位置上,都想要恪尽职守,就算不求功,也要努力做到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