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大宛壮汉回过神来,公孙承威打狗棍便外探反挑,击中大宛壮汉右肘外侧的小海穴,而这里正是麻筋所在,大宛壮汉登时手臂发麻,弯刀随即脱手。
公孙承威一击得手,并未趁机将对方的弯刀踢开或抢走,而是快速抽身后撤,躲开了对方迎面而来的一拳。
那大宛壮汉并不知道公孙承威后撤是有意为之,只当是为了躲避自己的左拳,眼见公孙承威后撤,便急切弯腰,想要捡起地上的弯刀。
大宛壮汉此举正中公孙承威下怀,趁对方弯腰之际急起右膝,猛撞对方面门。
习武之人都知道膝顶肘击的力道远比拳打脚踢要大的多,大宛壮汉疏于防范,面门直接被公孙承威的右膝顶了个正着,若是换成唐人,双侧颧骨和额头还可以分担一些力道,但这大宛壮汉鼻子太大,膝顶的巨大力道全被鼻子承受了,大鼻子原本就被打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