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方法里面,甚至还包含了给予其丞相的位置。
其实,也不必奇怪,这是因为,大宋朝朝廷当中可不止一个丞相。
一般说起来,大宋朝的丞相一般有六位,这还不包括枢密使、枢密副使。
文彦博和吕公著这样做,的确是会分出一部分的利益出去给中间派系的大臣。
可是,局势如果仍然就这么继续持续恶化下去的话,中间派的大臣也就必须要站出来分担一部分的责任。
而中间派大臣当中,坐上这个位置的最适合的人选无疑就是苏辙。
说起来,苏轼名望和政绩其实都是要高于苏辙的,特别是这一世,托了蔡道的福,他早早就从黄州升任泾源路安抚使,协助刘昌祚在防守反击中,打破西夏国进犯的大军。
那一次的战役,大宋西军仅仅泾源路一路的兵马就杀敌过万,严格来说,就差了十几个人就能凑够两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