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完之后就剩一个问题:什么时候能修到他们那?
有这个想法的还有那些外地人,随便走进一间茶馆就能听到相关的议论:“这路只修京城吗?”
“京城的路是该走,但我们那边的路也要修吧,我们那地方勾连三省。”
“要是你们那里要修,我们那更该修,我们是进京的门面,这门面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吧。”
“要我说我们那才是最应该修的,我们那路连着北防,要是北边蛮族犯边,有这么一条路,运兵、运粮都能省大力气。”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也是朝中官员热议的话题,京官是在京城做官,但他们的家乡可不一定是京城,如果他们能为老家争取修路,少不得在家乡的名望要再上一个台阶。
除了这些为了家乡谋福利的,还有武将们从边防、驻兵角度提出的修路,官员们为了政绩想要修的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