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缇回答:“秀才之才。”
三伯爷那一房的十七郎,实在不成器,生在沈家这样的书香之家,享受这样的教育资源,到现在才是秀才。且家里这么多的读书人,长辈们撩眼一看,小辈里哪个是真有天赋,哪个是止步于秀才,一目了然。
鲜少有看错的。
十七郎科举这个事,大概这辈子都无望。
哎呀,秀才在他们沈家是“不成器”。
殷莳无语。
她的兄长和堂兄们,能中个秀才便已经能得祖父的另眼相看了。
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两个人走得不快,也是叫殷莳认路。
路上沈缇给她指认各处地方。
其实很好认,因为这宅子还没有怀溪殷家的一半大——很好理解,居大不易嘛,这里可是京城啊。这宅子比怀溪殷家小得多,可价格不知道是怀溪殷家宅子的多少倍。
小地方一套房,买不到京城一个茅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