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熏风微吹的上午,在江南某地的一条乡间的道路上,一个十二三的少年正挑着一担行李在晃晃悠悠的走着。
这时,正是一个七月的天气。
路边的垂杨柳树也在炎热的骄阳下无力地垂下了头,树上,无数的知了的烦躁的鸣叫着。
田野上,人们正在努力的劳作着。
这个少年真是刚读高中回来的本村的人,叫滕霞光,今年刚好十三岁。
自从前年他到镇上的高中去读书以来,他都是这样在星期一的早上,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就挑着一个星期的米和菜开始出发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走到达学校,无论刮风下雨都是这样。
到学校的时候,刚好是上早自修的时候。
那年月,从镇上到村里还虽有了公路,可公交车的班次还是很少的,再加上人们以节约为主,很少乘坐公交车的,除非是万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