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着,她是如何以柔弱之躯,面对泱泱之众的滔天怒火,顶住沉重的罪责。
采莲知道周漪月劝降一事,忧虑不已:“子慕先生,公主这般劝降,梁人岂会放过公主?”
她先前和一些梁国商人谈话,从他们的话里听到一些令人心忧的风声。
现在梁国内,到处都是对朝珠公主的檄文和谴责令。
归子慕收好那些信:“公主前去劝降,并非对局势的无奈妥协,也不是迫于那个人的威势——”
“她是主动想要劝降。”
采莲不解:“为何?为什么公主要与自己的百姓作对,为什么要无端承受这些苦难?”
“采莲,她不是在承受苦难,她在做选择。”
“她从来不是被洪流裹挟着前进的弱女子,她也不甘心被时局推着向前。”
他,懂她。
也许,战火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