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上空被薄薄的阴霾笼罩,却无阳光暖人之意。海关大楼的钟声每隔半个时辰就隆隆响起,缓缓的节奏已拖过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
外滩一带,一幢幢盎格鲁-撒克逊式、希腊式、哥特式等不同风格的大厦如雨后春笋般矗立起来,它们灰色的身影伸向天空,显示着主人的富有与傲慢。
拱形的外白渡桥在粗大的钢铁梁架下,凝重浑厚的黄浦江水与青灰色的苏州河水缓缓汇合,然后又奔腾地向西折去。
随着殖民者的踏入,各式各样的游乐场所也应运而生,赌狗场、跑马场、大烟馆、土耳其浴池、妓院……富豪们千金买笑,而穷人则苦泪涟涟,尤其是那些青楼女子,更是尝尽了人间苦楚。无怪乎有人说,夜深人静的时候,外滩上偶尔会传出一种奇怪的声音,这声音凄恻哀怨,搅人肺腑,不胜悲苦,人们说,那是黄浦江在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