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现在还是再过许多年,父亲对于自家孩子喜爱方式就是多多给东西,而表达嫡庶区分的就更简单了,如果说她的永远做一份衡量,那不管怎么样,徐丹瑜与徐丹青的就总是她的一半。
这真是又规矩又粗暴的区分方式,一点也不像父亲的书画策论那样,或婉转妩媚,或豪气磅礴,又或者可以端正俨然。
……不,也或许,不能只单纯的说父亲不了解怎么与孩子相处。
应该说在当年,不管是徐丹瑜、徐丹青、还是她自己,都无法达到父亲心目中的期许。
木讷沉默的徐丹瑜自不消说,当年的她到底是个小孩子,在书画诗词上没有什么耐心也没有什么天赋,学来学去不过也不过学个应付场面罢了。徐丹青在画画上有些天赋,又肯用功,一开始倒是颇得父亲喜欢的,但在清雅事上功利太重,那媚俗之气就扑面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