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诸侯们无法鼓动文景时安土乐俗之民众,没有他们响应,野心家是成不了事的。
而孝武晚年,和秦末很像,关东五谷不登,年岁未复,民多穷困,而加上永不停息的战争,天下几有板荡之势。关东流民二百万,地方上举旗造反者不计其数,甚至有县吏谋反,之所以有亡秦之患而无亡秦之祸,全靠了孝武晚年的轮台诏的急刹车,和霍光之后的执政。
“大将军还记得,下吏与田子宾,赵翁孙等追随于大将军幕府为吏的时候么?”
杜延年是杜家少子,没有太好的出路,是大将军看中了他,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吾等这些幕府寮吏愿追随大将军,而非上官桀、桑弘羊等,是因为认定,大将军能让天下复安。而后,大将军辅孝昭皇帝十有余年,摧燕王、诛上官,匡国家,安社稷,又遭大难,拥立新君,天下蒸庶咸以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