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的石墨加水太多,这次小公输班在旁亲自为公西赤研磨松烟墨,就显得更浓郁几分。
随着宗周覆灭,诸侯割据各自为政,传承自周篆的文字也逐渐体现出了地方色彩来,此时已出现文字异形的现象,各国文字品式多样,风格不一。
公西赤的字是鲁篆,也是赵无恤属吏中公认最好的,往常颁布公文通常要找他。他字形秀美明快,书风谨饬,下笔从容沉静,但在赵无恤看来,狭窄的竹片却限制了他的发挥。
不过公西赤写完之后提笔观赏了一番后,倒是自我感觉良好。
这是一篇洋洋洒洒的《诗.淇奧》,当年在中都时,城邑外溪流湍湍的简牍工坊是他最喜欢去的地方。
无恤拊掌而赞:“子华好字,不愧是孔子高徒,再在那麻纸上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