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企业生产单位,虽然是国营,但也是有自留金的,不可能生产多少卖了多少钱都一分不留的上交,然后用钱的时候又向财政申报吧。
在解放初期,企业的经营利润方针是,生产商业型企业可以自留2.15%~5%的计划内利润。利润越高的产业,自留订的就会越低。就比如火柴厂,这类便民产品,依靠的是走量,一盒火柴利润和成本比例很低,基本上能定个5%的自留金。
5%的自留金,很好计算的,这时代企业购买东西,像原材料供应之类的,就是先拿货,一分钱也不给,每个月到时间了就财务对接,把购买的账单一清,工人工资一发,剩余的就是利润了,企业就能自留5%,其他的都是要上缴国库的。
这上缴国库,那就是地方与国家的事情了,义安想要发展建设就指望这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