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新想起在暑假的时候看到南怀瑾写的一篇关于修行的文章,里面说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就是两个,一个是昏沉,这是睡觉时的状态,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一个是杂乱,这是清醒时的状态,人只要一清醒,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全部一股脑地进入了大脑,大脑不断地根据实际经验进行取舍,取舍的结果就是思绪杂乱,经常不由自主就走神,神驰千里了。只有睡眠将醒未醒的那一段短短的时间,人是清明的,那时人的判断也相对正确。可是只要彻底醒来,明知道应该按正确的判断去做,但鬼使神差的还是昏昏噩噩地渡日子。
既然思绪大部分时间是杂乱的,那么洞察力将会做大量无用功,白白的浪费,真正需要的时候,反而没有精力来完成。就象现在一样,如果这种状态下用洞察术,用不用效果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