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滕迪克湮灭场》中关于‘时间回环’悖论的叁处关键矛盾点及其在哲学层面可能指向的终极解答?”历史系的题目带着玄奥的气息。
他仅仅思索几秒,随即引经据典,将晦涩的古文信手拈来,拆解分析,逻辑链环环相扣,如同庖丁解牛。
台下响起压抑不住的惊叹。
“基于最新《桦棱国贵族豁免权》修订草案,请论述在执法领域,如何界定‘特权’与‘公正’的边界,并给出可操作的监管框架建议。”
这题涉及当下最敏感的话题。
和连溪的目光冷峻,言辞犀利,直指草案中为权贵预留的模糊地带和潜在特权空间,提出的框架核心直指“程序透明”与“平民监督”。
评审席上,几位来自传统保守学府的教授脸色微沉,而坐在角落的一位年轻学者眼中却闪过激赏的光芒。
他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算力无穷的超级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