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在文彦博的耳朵里,却仿佛一个炸雷。
赵祯全盘否定了自己的意见,却采纳了王宁安的主张。
曾公亮眼下还是开封留守,所谓次相,也不过是挂名而已。真正要紧的是三个参知政事。
显然,王安石一定要主张变法,至于王珪和刘沆,这俩人都不是王安石的对手。自己往后的日子就要难过了,外有王宁安,内有王安石,内外夹攻,掉到了后娘手里!
文彦博哀叹了半天,还是有一丝窃喜,至少还往前走了一步,在惊天乱局当中,能保全性命,保住仕途,就殊为难得,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想到这里,文彦博明显没有了刚才的沮丧。
“王相公,老夫斗胆请教,西府要怎么安排。”
“太尉狄青为主,负责对外征战,包拯升任枢密副使,主管日常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