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好了两个灶眼,已经很像样了。
只不过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打隔断。叶盏拿了十文钱买了两块竹板,惹得叶大富喟叹“在汴京城连竹板都要花钱买”,要是在叶家村他拿把砍刀出去就能拖回来一堆竹竿。
竹板将小小的塌房隔离成前店后工坊,后面是烹饪工具,前面则是小小的矮木柜充任柜台。
屋后有个矮窗,比踢脚线高不了多少,方便运输。这样每次打发好了牛乳,窗外寻个船夫就能拿走,一撑船蒿就能到叶二姐食肆那里,方便叶盏直接开始做菜。
家里人对这个工坊的设置没有任何异议,只是对店铺有点怀疑。
银哥儿不解:“你这塌房怎么开店?要走半截子桥才能到塌房里,这客流量多时不得摩肩擦踵?挤下去一个进河里怎么办?”
“再说水工坊里的牛乳制品不就能送到食肆那里去么?哪里还需要再开一个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