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想举荐自己的人入朝。
然而,舆论却令他们畏手畏脚。
察举制在广大的儒生中,引起极大反响,大家都在议论谁有资格入朝。
毕竟儒学好不容易得到君主的赏识,可得珍惜,入朝之人,代表的可是儒学。
如果绁错、擎薄将自己人举荐进去,那真的会被骂死去的。
而殷顺且本就崇尚儒学,他主动根据舆论来举荐人才。
不少大臣也都纷纷效仿。
绁错、擎薄也只能摆出一副自己支持儒学的态度,也举荐一些大家推崇的人选。
立刻便有十二名众望所归的儒生入朝,成为第一批常侍。
卫侯是激动万分,因为这一切都在姬定的预计之中,如果卫侯自己挑人进入内朝,那濮阳那些大家族不都得生疑,你是要撇开我们吗?
察举制的权力还是在这些大夫们手中,你们可以举荐自己的心腹,这是被允许的,谁让你们跟着舆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