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万优秀学子的出路又在哪里?须知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学子,钱财上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难道这十万学子都能做官?”墨顿道。
李夫子凝重的摇了摇头,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每次不过录取一二百人,这对十万学子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并非所有的家庭都看中学识,要是没有一个光明前途,恐怕推行义务教育定然难上加难。”墨顿点头道。
“你是说让这些优秀的学子当夫子?”李夫子顿时懂了墨顿的意思。
墨顿点了点头道:“首先要推行义务教育,定然需要大量的夫子,而义务教育推行之后,择其优者,进入类似国子监这样专门培养夫子的学院,如此一来,既能够为义务教育培养更多的夫子,又能够为天下的读书人寻找一条出路,岂不是两全其美。
“专门培养夫子的学院?”李夫子顿时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