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入关不过几十年,先帝在时,后宫位分规制还不完全,康熙刚登基那会儿也没想好该设怎样的位分,除了皇后,所有妃嫔都是庶妃。拖了十六年扫除了内忧外患他才有了心思大封六宫,因此连东宫妃嫔的规制,也是在康熙十六年的时候,学着明朝顺道定下了的位分:皇太子妃一位、皇太子嫔一位、侧福晋若干、格格若干。
太子妃是皇太子正妻,作为未来国母,与太子这个君副,同为君。
而“嫔”在明朝原指女官,也是对妇人的美称,如:嫔妇(妇人有德行者),嫔德(妇德),嫔俪(指妻),嫔则(为妇的准则),嫔息(妻与子女)。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注:1]
康熙在设置这个位分的时候,参考的自然是明朝头一个太子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