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再用麻绳编缀起来。就可以用来书写,此物经久不坏。而木牍的制作更简单。
所以公西赤说:“《尚书.多士》言,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此物传世已久,赤用起来也没感觉到有何不方便,何苦弃彼而用此?”
“竹简没什么不方便的?”赵无恤已经无力也无法吐槽了。
他造纸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想让自己,让乐灵子阅读时舒服点。
这时代读书可是种体力活。好学的士大夫出门都是将简册整车整车的拉,所以才有学富五车的说法。
赵无恤一日翻阅一石公文是常事,不过比起后世秦始皇的一日百石算不了什么。但习惯了后世快速阅读和书写的他对在竹卷上缓慢的笔削速度十分抓狂,之前没有闲工夫来折腾。只能强迫自己适应。现如今领地也有了,人手工匠也齐全,当然会造纸来方便自己。顺便作为一种三邑特产售往各地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