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回了个礼。
张先生是显世大儒,多年来行走行走于民间,致力改善民生,因名气太大,天成帝数次征辟,皆未应,未曾想,竟会在他遭贬后,千里迢迢寻来岭南。
几人多番交流,李昕越发敬佩,张先生绝非沽名钓誉之人,他是切切实实想为国家,为百姓做些实事。
李昕曾好奇,既如此,为何不应下陛下的邀请,入朝为官,手中有权,方可为百姓谋利。
张先生回他,因为天成帝只想要他这名声,召他入朝堂,不过是当一翰林供奉,陪侍皇帝左右,为他写诗赋文章吹捧功绩。
李昕沉默了,这确实是天成帝能干得出来的事,难怪张先生不愿应召。
张泰清匆匆应付了李昕几句,眼睛盯着地上的藤蔓舍不得挪眼:“这就是天女娘娘所说的三大救灾粮之一,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