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非常低的,也是很少见的,不过那算不得是正常租佃,只能算是请人帮忙吧。
以后张家几百亩地,肯定不能再只收二成了,真收二成,那岂不成了破坏行情。
“咱们就定个每年每亩五斗粟租子。”
亩收五斗粟,算是较低了,折算下来连收实物的五成租都不到。灞上也是关中平原地区,亩均收是在一石以上的,但两年可三收,而且种的也不全是粟还有麦等价格稍高些的粮食。折算下来,张超等于把原来的地主佃户七三分成,变成了地主佃户三七分成。
现在张超打算跟佃农们签契约,不管他们种什么,也不管他们一年几种,都统统亩收五斗粟子。
“五斗粟还包借他们牛耕地。”
这可是一大福利了,佃官田租官牛,还得亩加一两成租,而张超打算以后自己买些牛,平时就让佃户们轮流放养,到了需要耕种时则轮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