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历史上,隋唐两朝征伐高句丽之战,素来多有“不恤民力,劳师远征”的非议,甚至于“封建军事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的骂名。
然而果真如此么?
翻开隋唐史,征高句丽之战,占据着当时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地位,自隋文帝开始,中国就将征讨高句丽做为国家的一项长远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执行,尽管多次面临失败,尽管可能导致国破家亡,可经历了四代帝王,甚至中间有过朝代更迭的天下大乱,一代又一代的隋唐政治精英们也始终没有放弃一个战略目标:消灭高句丽。
隋实际上间接亡于征高句丽之役。而唐朝的天下是由太宗世民打下来的,作为一代明君,深知隋亡的原因。太宗继位后,接受隋灭的教训,行事处处小心谨慎,终生未犯大错,天下出现少有的治平景象。